郑州财经学院教授参与香港内地财经界对话讨论债券通六周年成就与未来互联互通新篇章在社会的推动作用

自从债券通在2017年7月开通以来,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为了庆祝这一里程碑,香港和上海同步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论坛,吸引了众多财经界人士的关注。在这次会议上,他们深入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互联互通机制的新篇章以及跨境投融资的新趋势。

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债券通是如何启动并发展起来的。它最初以北向开放开始,并在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此后不久,它也实现了南向开放,让外国投资者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中国债市中来。如今,债券通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平台,每天都有389亿元的人民币交易量,而参与其中的外国机构已经超过800家。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级市场服务、外汇交易服务,以及衍生品交易“互换通”。

在论坛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张漪详细介绍了债券通业务是如何运作,并且她强调,这种业务模式是基于对国际惯例尊重、对市场需求充分考虑以及及时反馈和风险管理有效控制。这使得债券通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之一。而今年推出的“互换通”则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精准有效的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使得内地与香港之间金融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由于近两年的表现良好,他预测未来通过提升流动性,可以带来更多资金流动,从而增加中国内地债市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他相信,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集资渠道和风险管理策略。

经过六年的发展,现在已有超过3.1万亿元的人民币规模被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持有。这清楚地显示出,对于内地资产进行投资具有很高兴趣,同时也展现出了香港作为桥梁将内地与世界各地连接起来的地位。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解决方案,也加速国家金融体系稳健发展。

此时此刻,还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空间。例如,就像余伟文所提到的,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是优化“南向”的操作安排,比如允许投资者使用他们手中的股票进行流动性管理,以促进整个市场活力增长。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可持续性的。在梁凤仪的话语中,她表达了她的看法,即虽然目前情况良好,但我们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去扩大和完善这一系统,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她指出,无论是在技术上的改进还是政策上的调整,都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