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亲述创业逆袭两次倒闭边缘生物芯片点燃复兴之火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尽管AI本身如同璀璨的星辰,但英伟达更像是一枚耀眼的钻石。资本市场上,从华尔街到全球股民,无不对英伟达保持着高度关注。对于芯片行业而言,英伟达无疑是最闪耀的标杆,而老对手则被甩在了车尾灯后面。对于AI领域,在算力竞赛中,一颗A100芯片就像是黄金一样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不仅登顶全球市值排行榜,还终结了苹果长达12年的全球市值第一纪录。标普道琼斯指数发布公告,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芯片业成分股从英特尔换成了英伟达。这一切都是30年前由一群梦想家们奠定的基础,他们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商业帝国?

回溯时光,我们发现当年80年代,只有IBM以外几乎没有公司能够独立进行芯片设计。在这个时代,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工程师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接到了一个任务,那就是为公司设计半定制化芯片。这项工作与半导体供应商LSI Logic合作,而对方所委派进行协助的工程师正是黄仁勋,这也正式开启了他们三人的合作之旅。

90年代,当大多数公司仍专注于开发CPU的时候,普里姆、马拉科夫斯基和黄仁勋被要求开发更有挑战性的产品——图形处理器GPU。在无人区探路的他们,结合彼此优势,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也巩固了彼此间深厚信任关系。

黄仁勋曾这样描述他们那段时光:“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我认为我认识到的最优秀工程师之一就是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我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然而,由于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和图形架构发生变动,这些变动导致原本计划中的项目变得不再重要。当时,他们决定离开并开始创业。但当他们邀请黄仁勋加入时,他却婉拒,并选择留在原来的位置,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且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当前状况感到满意。

但两个老伙伴并未放弃,即使遭到拒绝,他们还是坚持邀请。他同意出去聊聊,然后把地点定在丹尼餐厅,那里的咖啡可以续杯直至四小时结束。在那里,他们聊天直到灵感消失为止,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个人电脑市场上。

1993年,当个人电脑刚刚起步时,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期。既然用户会用电脑玩游戏,那么提供最佳视觉呈现效果显得尤为关键。而且,与其他功能相比,视觉呈现主要依靠GPU对3D图形处理,因此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投资针对游戏玩家的3D图形芯片?

答案就在于强大的吸引力。一款名叫《毁灭战士》(DOOM)的游戏发售,让整个行业轰动,它被评为年度最佳游戏,并迅速成为一款热门作品,其试玩服务器基本宕机。此外,该游戏具有高依赖度以及长时间停留,使其成为赢家通吃的一部分。当时个人电脑缺乏图形处理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等功能,因此只要能运行3D图形,就基本可以上述所有功能跑起来。

NV1失败让团队学到了很多。

“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但它却是一个糟糕的产品。” 黄仁勋说,“NV1没办法跟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比较,它既不如那个也不如这个,在哪个方面都买不到这样的产品,没有人会去商店买一把瑞士军刀作为圣诞礼物。”

史蒂文森说:“我学会的一个教训是,我们可能进入了3D图形领域太早了。大多数风险投资支持技术初创企业失败原因往往是在市场过早,而不是过晚。不幸的是,如果浪花迟迟未至,便无法抵达岸边,最终冻死在茫茫海洋中。”

为了让公司平稳运转,同时寻找事业新的投资者机会,三人同时向自己的前老板威尔弗雷德·科里根求助,他随即想到仙童半导体总裁兼CEO唐·瓦伦丁。

瓦伦丁以硅谷传奇地位著称,他投入苹果、甲骨文、思科及雅虎等知名企业。他极具个性化投资理念,为那些专注于解决具体难题的大型市场提供资金支持,现在看来他的理念与英伟达到高度契合。

回到当下,大胆地踏入红杉资本会议室面对瓦伦丁,全凭青春痘点缀脸庞的情景,让他感觉非常尴尬。但幸运的是瓦伦丁已收到指示,要给予帮助。

最后经过艰苦努力,在红杉资本及另一机构Sutter Hill Ventures各投入100万美元后,有7000万美元估值提升至6000万美元,此刻故事才真正展开……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