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的浪潮中,英伟达成为了焦点,而不是AI本身。资本市场从华尔街到全球股民,都对英伟达保持着高度关注。芯片行业中,英伟达是无可争议的领军者,它的老对手早已被抛在了后面。对于AI而言,在算力竞赛中,一颗A100芯片就像黄金一样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排行榜的新一位冠军,这结束了苹果长达12年的统治纪录。标普道琼斯指数发布公告,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芯片业成分股从Intel换成了NVIDIA。
成立30年后,英伟达如何成为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婉拒创业机会,黄仁勋差点错过千亿身家
80年代初期,当全球范围内除了IBM之外几乎没有独立进行芯片设计的大公司时,就有三个人物开始了一段传奇:任职于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工程师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以及LSI Logic委派协助设计半定制化芯片的工程师黄仁勋。这三个人的第一次合作正式揭开了他们之间友谊和未来事业发展的一幕。
90年代,当大多数公司仍专注于开发CPU的时候,他们被要求开发更具挑战性的产品——图形处理器GPU。在这个空白市场探索过程中,他们结合彼此优势,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也巩固了彼此间更深厚的人脉关系。
黄仁勋回忆:“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我们都认为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是我所认识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我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然而,由于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与图形架构不断变动,他们开发项目不再受到青睐,不久之后两位老伙伴决定离开太阳公司开始创业。当时两人脑海里的第一个人选就是黄仁勋,但他选择继续留在现有位置,对当下感到满意,并且尚未明确自己是否愿意加入创业之路。
尽管如此,他还是同意出去聊聊,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个人电脑市场上。1993年,以《毁灭战士》为代表的一款游戏发售引起轰动,让他们更加坚信选择正确,这也是NVIDIA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用户依赖度高、停留时间长,同时这是一个“0亿美元市场”,即投资前景未知但潜力巨大的领域。
NV1失败教训让团队学到了很多:
NV1首次推出遭遇失败,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