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升级是最近两年比较热门的辞汇,它频繁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报道中,代表企业正在向一种新的方向转变。而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有很多,部分人认为智能化就是互联网+线下模式,利用网络赋予实体经济更大的便利;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觉得智能化升级包含应该更多,除去线上体验外,到店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近日,K-GUAN就与国内专业无线充电企业微鹅科技达成合作,将其研发的桌下版远距离无线充电设备引进到KTV包厢中。由于技术本身的优势,该设备可以支持较远的充电距离,即使安装于桌底,隔着一层桌面也可以正常充电。在进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KTV选择无线充电是否也属于这一范畴呢?
从现实情况来讲,个人感觉智能化升级应该是线上交互和到店体验的双重改变。线上交互比较好理解,比如去年小程序爆红后,这种快捷的新技术很快便应用到了各种领域,许多KTV使用的微信点歌就是类似产物。只要微信扫码,包厢内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手机上任意进行点歌、切换等操作,甚至购买水果、零食、包厢服务等也可以一并完成。这种就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化升级,一般都带有浓厚的网络技术的色彩。
到店体验就比较复杂一些,因为它涉及到的技术可能会比较多样化。比如传统火锅店引进了桌面投影技术,可以将视频投放到桌面供顾客观看,这种新增的观影服务就属于智能化升级。不仅仅是观影,甚至座椅、茶杯等都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产品,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而无线充电恰好就能让顾客得到全新的充电体验,一来即使KTV光效昏暗,用户也能很轻松地在桌面找到充电区域;二来无需考虑忘带充电器等问题。这样便捷贴心的新服务,足以称之为智能化升级。
再者无线充电在公共场景出现已经不是新闻,早在去年微鹅科技便已经开始在全国展开了无线充电城计划。随着手机行业对这项技术的推广普及,部分公共场景包括海底捞、如家等进行智慧店铺改造时也陆续引进无线充电,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认可。智能化升级并不是一种死板的概念,线上体验是智能化,通过新技术让用户在方面得到舒适又何尝不是呢?或许今后类似无线充电这样的新技术会越来越多,智能生活的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