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6.8%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高于2023年的预期,进一步证明了“两新”政策对推动经济稳健增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中电联专家分析指出,此次稳中有升的电力消费增速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也反映出“两新”等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供给侧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介绍,“两新”政策特别是对于消费品制造业产生了显著影响。2024年,该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其中食品制造、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及家具制造等12个子行业均呈现正增长。此外,“两新”还有效地推动了一些关键领域的快速增长,如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其中某些行业甚至出现超过8%以上的增速。
此外,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也是受益者之一。侯文捷指出,该行业用电量同比增加10.3%,远超整个工业部门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国正在坚持科技创新的方向,并且通过“两新”政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行业中,有四个子集(包括汽车生产)显示出了超过10%的增幅,而汽车生产中的新能源车整车使用率达到34.3%,这标志着绿色、高效能用的转变已经开始。
张天光院长认为,大规模设备更新将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机会,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他强调:“首先,我们要鼓励那些依赖电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发展;其次,要通过钢铁、建材和石化化工等传统基础工业进行深度改造,以提升产品全球竞争力。”
未来展望方面,张天光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持续提升全社会使用比例至34%左右,从而确保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的地位。在就未来的全国电力供应情况而言,《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尽管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以及对暖通设备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面临紧张,但透过适当措施如采购额外资源或跨区域协作来应对这一挑战,将能够确保供应充足并维护市场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