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游戏统计公司伽马资料释出《2019年5月移动游戏报告》,10大营收游戏中由腾讯开发的共占6席,《王者荣耀》再蝉联月度最赚钱手游。
但路透社报道,Arena of Valor : 5v5 Arena Game(下简称AOV),《王者荣耀》海外版,情况不容乐观,腾讯几乎已经完全取消了关于AOV的计划,并解散了该游戏在欧洲和美国的营销团队。目前AOV在欧洲和北美分别只有10万和15万日活使用者,一个腾讯内部人士称:在那些市场,我们让它自生自灭了。
王者荣耀在海外的失利,是腾讯这家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缩影。
IHS Markit游戏分析师认为,腾讯在海外缺乏分销渠道和使用者资料,因此他们不知如何去竞争。在习惯了国内利用渠道垄断优势快速起量之后,腾讯在国外必须像其他所有竞争者那样,一个个国家一个个城市地争夺使用者。
跛脚的巨无霸
王者荣耀出海曾经被腾讯寄予厚望。
2017年,在成为国内现象级手游之后,腾讯决定让王者荣耀进军海外。为了让游戏更加符合欧美使用者的喜好,腾讯还获取了蝙蝠侠、超人等知名漫画IP的授权,将原作中的英雄进行本土化替换。并且还特地拉来了曾经为《盗梦空间》、《蝙蝠侠》、《狮子王》等大作打造过音乐的 Hans Zimmer(汉斯季莫)为本作量身定制原声曲。
同年,在欧洲最大的最权威的科隆游戏展上,腾讯还请到了Dota2和LOL两款世界MOBA游戏的冠军选手参与王者荣耀海外版的表演赛,为游戏进行推广。
尽管,腾讯不吝巨资,耗费心血,王者荣耀在海外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AOV在英国的iOS免费榜上排名鲜有能进入1000名的时候,iOS畅销榜的排名也在百名之外徘徊。而在欧洲其他国家AoV的排名也很少能进入前一百,大多数都在500名到1000名之间苦苦挣扎。
(登陆英国市场后,AoV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
而在东南亚,AOV则是遭遇了激烈的狙击。
早在2016年,一款由国内游戏厂商沐瞳科技出品的MOBA游戏《无尽对决》就已经在当地做的风生水起。
市场调研机构Sensor Tower的资料显示,《无尽对决》在海外的收入始终领先于AoV,前者垄断了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大部分东南亚市场,后者仅在、泰国、越南等地区占据优势。
甚至在重金投入的美国市场,AoV也没能战胜《无尽对决》,根据Sensor Tower统计的资料,《无尽对决》在美国市场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为580万美元,AoV只达到其收入的22%,仅为130万美元。
AoV表现远逊预期,到了今年6月,腾讯终于失去耐心叫停专案。
腾讯与网易的内外战事
在游戏出海这条赛道上,腾讯并不孤单,包括网易在内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国游戏厂商都把目光瞄准了海外。
这是因为腾讯的存在,游戏厂商在国内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腾讯在国内游戏的统治力,在吃鸡游戏的争夺上可以最为清晰地体现。
2017年下半年,网易接连上线两款吃鸡手游《荒野行动》和《终结者2审判日》,在腾讯自己的吃鸡手游迟迟未能上线的情况下,圈获了绝大多数使用者。
对于吃鸡手游这个已经被验证具有巨大市场游戏品类,腾讯在自研游戏没有上线的情况下掀起了一场对于网易的狙击战。
2017年,接受了腾讯投资的西山居,作为国内第一款吃鸡手游的开发商,曾在相关部门的研讨会上,极度反常的主动提出了关于吃鸡类手游存在一定政策风险问题,而愿意和全行业一道暂时下架整改相关作品的意向。此举迅速得到来自腾讯的支援,最终《荒野行动》上线不久后被下架。
此外,斗鱼、虎牙等中国主流电竞直播平台上关于《荒野行动》的内容在第一时间都被做了一轮疑似降权处理,原本其所在专区被改名为吃鸡手游,而在腾讯《绝地求生》上线后,这些专区又改名成了绝地求生,并又单独给《荒野行动》一个专区以示公平。
期间,有游戏主播反应《荒野行动》的直播间一旦人气超过 10 万就会触发黑屏机制。而在 QQ 群聊时,曾经有短暂出现过聊天中打出荒野行动的关键词后便会弹出 CF 广告的情况。
终于2018年2月,腾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和《绝地求生:全面战争》联袂上线。
在经历轮番打击之后,网易的吃鸡游戏《荒野行动》则在国内的DAU从最高接近2000多万跌落至如今不足百万。腾讯的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上线8个月DAU即飙升至8000万,国内吃鸡游戏市场至此迎来大结局。
但在海外,吃鸡手游的战局并没有那么一边倒。
国内战败之后,网易转战海外,进入日韩市场后《荒野行动》和《终结者2》迅速成为当地最受喜爱的手游,多次拿下日本App Store畅销榜冠军。
日本市场也成为《荒野行动》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显示,日本玩家在2018年为该游戏贡献了 3.7 亿美元收入,占其全球收入的 80% 左右,比《绝地求生》海外版在日本市场收入的 11 倍还多。
AppAnnie的资料显示《荒野行动》也成为2018年海外第二赚钱的中国手游。
腾讯也并非完全没有一战之力。SensorTower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绝地求生》海外版5月收入约7600万美元,成为5月份中国最赚钱的出海手游。
尽管腾讯来势汹汹,但《荒野行动》仍然以4400万美元的收入稳居第二,更重要的是它成功顶住了《绝地求生》的冲击,守住了日本市场。目前来看在日韩,短期内绝地求生没有办法实现超越。
渠道和法务,腾讯游戏最大的杀手鐗
无论是AoV和《无尽对决》之间的竞争,还是《荒野行动》和《绝地求生》海外版的对决,都说明,仅从游戏质量和运营能力来说,腾讯和他的海外竞争者们并没有无法逾越的差距,他们是旗鼓相当的对手,甚至在某些时候腾讯还略输一筹。
宏观资料也在佐证这一点。据App Annie释出的5月中国发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腾讯仅名列第三,前5名分别是FunPlus、网易、腾讯、IGG、莉莉丝。
而与之相对应的,应用分析机构AppAnnie的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IOS游戏下载量排名前四的都是腾讯。在收入上,腾讯2018年网络游戏总收入1284亿元,第二名网易2018年全年线上游戏收入是 401.9 亿元。腾讯的游戏收入是网易的三倍多。
显然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在中国予取予求的腾讯却没有在海外彰显相匹配的影响力。
这是因为,腾讯游戏在国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对于国内游戏发行渠道的全面掌控。腾讯有微信、QQ和应用宝三大渠道,月活使用者总计20亿。尤其是,微信和QQ拥有全中国最多的使用者,也是新游戏最直接触达使用者的渠道。
这也使得腾讯在游戏产业占据强有力的地位,盛大、巨人、西山居、畅游、完美等老牌游戏厂商或被腾讯入股,或选择将自己的游戏交给腾讯代理。对他们而言,与腾讯合作就可以获得微信和QQ的推广资源,甚至强制获取关系链,汇入社交关系,把大流量汇入游戏。
但这一套打法在海外无法复制。无法通过社交垄断优势迅速起量,腾讯只能和其他对手一样,挨个国家和城市突破。这也是为什么AoV出海不利,《绝地求生》能在国内全方位碾压网易,却只能在海外战成平手。
事实上,腾讯其他在游戏上无往不利的打法在海外同样难以施展,比如一直以来腾讯引以为傲的法务和-关系。
为了狙击《无尽对决》,腾讯旗下子公司拳头在美国加州起诉了沐瞳科技,称其侵权,要求法院判令其停止运营。
同样的剧情也在吃鸡游戏上上演。2018年,在海外吃鸡战局焦灼的时候,《绝地求生》的开发商蓝洞在美国起诉网易,称其侵权要求永久下线,而腾讯正是蓝洞的第二大股东。
但上述两起诉讼至今为由实质性进展,《无尽对决》和网易吃鸡在海外照样做的生龙活虎。
这与腾讯在国内法院无往不利形成了鲜明反差。
2019年,腾讯在多地起诉头条系旗下的西瓜、抖音等产品,以未经授权为由,要求法院下达禁令,禁止头条系产品直播、录制腾讯游戏。法院随机下达禁令表示支援腾讯诉讼。
2017年底,腾讯起诉恺英网络旗下游戏《阿拉德之怒》侵权,迅速得到法院支援。2个月后法院判令停止《阿德拉之怒》下载。该案在2019年胜诉,法院要求相关公告立即停止开发、运营《阿拉德之怒》游戏,并赔偿腾讯5000万元。
尽管海外市场发展不利,但是凭借国内强渠道+强流量的模式,腾讯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游戏公司必须面对一道选择题:要么做腾讯的盟友,要么成为失去渠道的对手。
但在国内垄断赚钱、在国外赔钱的腾讯游戏,对国产游戏是福是祸?在垄断游戏产业之后,腾讯是否能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公平、开放的空间?则是腾讯游戏在赚钱之外,仍需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