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理沙盒监管三年FinTech还有竞争力吗

金融监理沙盒监管三年FinTech还有竞争力吗?

监理沙盒是好的,但政府的速度很慢;政府今年初就说监理沙盒草案准备要三读通过,结果到了今年底还没上线。

(BlockEx亚太区执行董事邹昌翰)

“金融科技发展与创新实验条例法案”,即俗称的金融监理沙盒可望在明年初上路,而且沙盒实验期间最长可达三年,是全球实验期最长的沙盒;然而,的脚步比起英国等金融大国毕竟慢了许多。

以区块链技术做数位资产交易平台的英国FinTech团队BlockEx,今年顺利申请加入英国的监理沙盒实验。BlockEx亚太区执行董事邹昌翰长期在亚太区拓展业务,对于与英、星、港各国的金融监理机关都有所了解,并比较得出有哪些不足之处。比如,虽然邹昌翰理解监理沙盒那看似“过长而不当”的三年实验期间是为了做法规调适;但他担心,待在沙盒里耗三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在,所实验的FinTech还有竞争力吗?

区块链、P2P等FinTech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但邹昌翰指出,政府对区块链的心态仍然保守;在金融新创这个领域,的现状宛如一潭死水,而且是市场很小的死水。

KNOWING新闻邀请BlockEx亚太区负责人,同时也是区块链讲师的邹昌翰,发表他对监理机关与其监理心态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KNOWING与邹昌翰访谈的精华摘要:

关于法规调适跟不上科技发展速度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我同意要修改法律很困难,但可不可以换个做法,比如给业者特许执照,让他们至少在修法完成前有执照可以营业,并限定于当初设定的业务范围。

落后新加坡太多了。新加坡是亚洲政府中最积极的,他们的政府是每一天跟新创团队开会,询问他们真正的需求为何?要怎么做?而新创团队要什么政府都尽量提供。

另外,政府如何吸引人才帮政府做事?这是台、新两国之间最大的差别。新加坡的公务员都是学历很好的人才,且真心想为政府做点事情;加上新加坡公务员薪水极高,高到他们没有必要去接受贿赂。

区块链对全球金融的影响为何?

区块链可以应用的地方非常多;大概三年前,“世界经济论坛”把它定义为“互联网之后最伟大的发明”。网络发明后资讯的传递变得非常快速,但网络有个问题,“有价之物”在网络上传递非常麻烦,因为需要第三方的公证者做中间人,而中间人会从中收取费用;区块链可以去中心化、去掉中间人。这就是当初中本聪做比特币时所想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区块链全球火红,比特币反而很多人不敢去碰它?

简单来讲,越来越多人应用比币币、分散式账本技术的时候,就发现它的交易速度太慢了。比特币现在任何一笔交易的认证要花6~10分钟;那VISA金融服务一秒进行几千笔交易,比特币的速度绝对是不够快的。

中本聪提出比特币的概念时,当时因为比特币交易量不够大,大家都认为它的机制是完美的,等到使用比特币的交易量变多后才发现它的重大缺陷。所以比特币最大的问题是它无法scale up,当它交易量一多速度就会变得很慢。

现在很多人在设计类似于比币特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比如以太坊(Ethereum)。其实现在每一两个礼拜就有一个新的区块链技术发明出来,所以BlockEx目前不将所有人力押宝在任何单项的区块链技术;像大部分的业者就主要专注在以太坊技术上。我们的平台可以连接任何的区块链底层技术,目前已经连接了比特币区块链、以太坊、BigChainDB、Wave等。

英国将区块链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那与英国相较,法规与环境上有什么差别?

其实英国也有他们自己的问题存在,因为脱欧的关系,英国政府正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现在欧盟的人才要在伦敦工作也会有一点问题。以前任何欧盟的人才去英国工作,填写一张申请表格就好;脱欧后要申请可能会变复杂。伦敦虽然发展FinTech的速度很快,但因为脱欧议题这一两年来使得外国的投资不太敢进英国,对FinTech的发展造成一些阻碍。

那我们来看东欧好了,比如爱沙尼亚,他们政府希望一切的流程都数字化;比如身份证,他们有个e-Residency(网络居留证),有了这个,人不须住在爱沙尼亚就能在网上开户头、申请公司、牌照,10分钟搞定。相较之下,是动辄数月,而且还会审查资本额;比如外国公司在开公司户头须有50万的资本额。

另外,我要雇用外国人的话,政府开出4个条件(达成其一即可过关),比如公司要参加国外的大型比赛且得名,或是公司须得到200万台币的创投;虽然200万金额并不高,但政府要求创投必须是投给在开设的分公司;但创投一定都是投给总公司,怎么会投给分公司?

的雇主为什么不愿意聘请外国人?就是因为要做很多的行政程序,非常麻烦。政府说要做亚洲‧硅谷,但连聘请外国人就这么麻烦,国外新创谁会想来开分公司?

的金融监理机关分为经济部、金管会与央行,这对你们有造成什么不便吗?

的金融监理机关是多头马车,不像新加坡是MAS(金融管理局)管理所有的事;而且重点是,在我们要去拜会监理机构的人他们都不怎么搭理;新加坡的MAS则是主动来请教、帮忙业者。

而且每次换个政党上台很多东西就会从头开始,所以我每四年或每八年就得从头run一次。可是,英美等国就不会这么夸张,因为当地的任何法规变动都会有专责单位负责,他们会在政府修法前做好把关的动作。

目前政府对ICO的态度为何?

金管会顾主委目前的想法是先让业者先做做看,但如果有任何业者透过比特币洗钱或是有以吸金为主的ICO出现在市场上,金管会就会开始管。

我发现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是,如果能够成为亚洲第一个对ICO交易市场列出监管条例的国家,能保障发行者、投资者双方,可以吸引更多新创团队及外资。

其实BlockEx现在就是在做这件事情,希望能做一个“自己监管自己的ICO”。我们建造一个受监理的ICO平台,请第三方厂商来检视申请者的团队背景、技术,也愿意培植有想法却资金不足的团队。BlockEx也请一些法律事务所帮我们做“尽职调查”,查证新创公司所说的是真是假。

BlockEx要让ICO中品质低落(吸金)的公司变少,让ICO市场干净一点;如果政府愿意出面主导这件事,这会是近期很好的机会。只是说,如果政府真的要做,要跟很多相关的专家、业者去讨论出完善的法规。为什么前面说了那么多政府的不是呢?因为政府没有跟实际的新创业者去讨论如何制定法规,导致大家创业时遇到很多不便。

现在政府还是不太会跟新创业者接触讨论吗?

现在还是比较少,很难见到金管会的高层,而且要找一个金管会的人询问法规问题非常地难,写信给他们也是很久才回信。在新加坡,政府设有专门的窗口帮业者做法规咨询;英国也是,他们有个金融科技小组,组员都是银行家的背景;当新创团队有法律上的问题,就致电给他们,他们会帮忙解决问题。

我第一次去新加坡参加活动,一位金融监理机关的高阶官员跟我们说:“如果你们要进新加坡,写一封信给我们,想认识哪家银行或哪些产业的人我们都帮你牵线。”我几天后写信给他,他当天就回。

那金融监理沙盒正式上路时BlockEx打算申请吗?

会考虑。但说真的,我们会在设分公司是因为在的营运成本最低,加上也有很多软件工程师。

说到软件工程师,因为硬件很强,导致很多软件工程师带有硬件思维;很多软件工程师毕业后就去台积电、联发科做制程工程师,帮大公司省成本;或写驱动程师。大家会想说在做硬件很便宜啊!最喜欢做硬件,但他们忽略了好的硬件也要有好的软件来整合。

现在国外已经没有人只注重硬件这件事了。硬件只要做好设计并交给便宜的工厂去做就好了,最重要的反而是软件要怎么设计UI/UX (User Experience),才可以带给客户不同于以往的体验。

所以人的思维比较不会创新?

也不是说不会创新,而是大部分的创新被用来达成以最便宜的成本做出更好的硬件,只会优化,而没有着重于创造源头的创意。这几年开始出现一些只专注于软件的新创团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相较于国外仍然算少。

您对监理沙盒的看法为何?

我认为监理沙盒是好的,但政府的速度很慢;政府今年初就说监理沙盒草案准备要三读通过,结果到了今年底还没上线。另外,如果金融科技创新这一块没有一个跨单位、拥有绝对权力的单位来主管,而是受到各个不同部门的监理,那监理沙盒会很难推行。像英国的FCA(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里面的人其实不是公务员,而是政府花大钱从银行业界请来的专家,等于是英国政府花大钱请专家来做国家的金融监理。新加坡政府也很明确地focus在扶植FinTech产业,政府把资金与最对的人才丢到相关单位里,促成这件事情。

反观,虽然区块链这个词今年很热门,但是大部分邀请我去演讲或是开会的公家机关/金融机构也都只是想多了解区块链而已,真正想投资并开发出应用的公司少之又少;也因为这样,BlockEx已经开始将发产成R&D中心而非销售中心,将市场往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国发展。


(图片由 邹昌翰提供)

  • 立即下载KNOWING新闻APP,给你移动世代的阅读体验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