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两次都差点倒闭最后靠2000元左右性价比高的手机逆袭成功

在AI的时代里,人们并不是最着迷于AI本身,而是对英伟达这个公司产生了极高的关注。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全球范围内,股民们都对英伟达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对于芯片行业来说,英伟达无疑是领先的标杆,不论是老牌巨头还是新兴力量,都只能望其项背。对于AI领域而言,在算力竞赛中,一颗A100芯片不仅被视为黄金,而且它所代表的算力和性能让人垂涎欲滴。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让它成为全球市值排行榜上的冠军,并且终结了苹果长达12年的全球市值第一地位。此时,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发布公告,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芯片业成分股从Intel换成了NVIDIA。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成立30年后,NVIDIA如何一步步走向成为一个价值千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回顾起80年代,当时除了IBM之外很少有公司能独立进行芯片设计。

那时候,我任职于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与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合作,我们被委托负责半定制化芯片设计。在这段时间内,与我们合作的人之一就是黄仁勋,那是我认识的一个非常优秀工程师。

90年代,当大多数公司仍专注于开发CPU的时候,我们三人被要求开发更具挑战性的产品——图形处理器GPU。在那个没有人探索过的地方,我们结合彼此优势,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也加深了彼此之间信任关系。我曾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俩是我所认识的最优秀工程师之一,我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但计划总会赶不上变化。当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和图形架构发生变动时,我们开发项目不再受到青睐。于是普里姆、马拉科夫斯基决定离开太阳公司开始创业,他们邀请我加入,但我选择留下来继续我的职业生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当前情况感到满意。而如果选择去创业的话,我甚至连要干什么都还没想明白。

尽管如此,他们两人的热情影响下,我最后还是同意出去聊聊。我将我们的会面地点设定在我的职业生涯起点——丹尼餐厅,那是一个洗碗工和服务员出身的地方,由于餐厅有咖啡无限续杯政策,所以我们聊到了四个小时才散去,没有新的灵感出现。

最终,我们确定目标锁定在个人电脑市场。

1993年个人电脑刚刚开始普及,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时代机遇。因为价格将降低操作难度也将下降,这意味着个人电脑将实现广泛应用,每个人手中都会有一台电脑,这个时代即将到来。

所以用户会用电脑做什么?或者说他们会用得最多的是什么?答案是打游戏。而游戏体验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呈现效果,其中主要依赖GPU对3D图形处理能力。这就引出了为什么要投入资源研发针对游戏玩家的3D图形芯片的问题:

强大的吸引力。一款名为《毁灭战士》(DOOM)的游戏正式发售,它引发了一场轰动,让媒体评价它为年度最佳游戏,同时提供试玩机会几乎导致服务器宕机。在首两年,有超过1500万人尝试过这款游戏,在90年代,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也让我们更加确信我们的选择不会错。而且游戏还有两个特性:用户依赖度高以及用户停留时间长。如果能够拿下这个市场,就能赢得全局。当时个人电脑图形处理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几乎不存在,只剩下文本终端。但只要能生产一种可以玩游戏、承载3D图形功能的芯片,上述所有功能基本都可运行得到。

后来的很多次演讲中,我提到了“0亿美元市场”,即在尚未得到验证的大市场中进行有计划投资与布局,这也是NVIDIA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当时支持3D图形芯片正符合“0亿美元市场”理论。在那个时代,你随便找一家咨询机构问,“1993年PC上的3D图形市场规模多少?”回答都是“0”。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许多其他半导体企业,比如赛灵思和阿尔特拉,此刻PC上的2D图形已十分拥挤,为何还需要NVIDIA介入?

因此黄仁勋等几人选择专注于3D图形式以实现差异化,从而走上了较难但较少竞争的人路。如果相信未来技术彻底改变计算机行业,又有什么理由不迈出这一步呢?

首代产品99%以上被退货,NVIDIA险些夭折

1995年2月17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我创业第一天。

快速组建团队,他们租了一间小办公室,在购物中心附近租赁办公空间,大概雇佣20名员工经过两年的努力,

1995年NV1终于推出。

NV1充满先见之明,它集成了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软件编程模型,以及输入输出端口等。此外,它还具有视频解码器、音频波表模拟器等功能,因此团队成员称它是一把瑞士军刀。但结果却惨淡,以至於帝盟多媒体只销售25万颗chip,却退回24.9万颗给制造商,使得英伟达濒临破产边缘。

NV1失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虽然NV1支持很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以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另一方面由于需求只是想要一款好的三维渲染卡,不需要额外复杂功能,所以简单直接性才是关键所需品。

NV1失利教训丰富:

黄仁勋谈及:“这是技术上极其杰出的成果,但却是一款糟糕透顶产品。”他认为 NV-1无法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因为它们各自擅长某些领域,而 NV-1 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不够好,因此购买起来并不方便。他进一步指出:“没有谁会为了圣诞节送礼而买瑞士军刀。”

史蒂文表示学习到的教训之一是,“进入早期可能是不合适的事”。他认为,对大部分风险投资者支持的小型科技企业来说,其失败常常源自进入早期,而非晚期。他用冲浪比喻描述这种情况:“站在太平洋冲浪板上期待那股巨大的浪潮,如果浪潮迟迟不到岸边,最终只能冻死在茫茫海洋中。”

为了稳住业务运转,同时寻求事业发展方向,他又开始寻找潜在投资者。我前往旧主页LSI Logic拜访前老板威尔弗雷德·科里根。他立即想到他的朋友唐·瓦伦丁红杉资本创始人兼CEO,并当着我的面拨通电话说:“嘿唐,你准备收养孩子吗?他是我最佳员工之一。我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给他钱吧。”

瓦伦丁作为硅谷投资界传奇人物,一手扶植苹果、甲骨文、思科及雅虎等重量级企业。他特别看重那些专注解决具体问题的大型市场企业,现在看来NVIDIA正好符合这样的理念。不过回到当初的情况,我29岁,即将30岁,用英语交流有点困难,但是幸运的是瓦伦丁已经收到了指令,要给我投资资金!

瓦伦丁听完我的演讲后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亏损了我的钱,你就完蛋。”

之后瓦伦丁及其另一家机构Sutter Hill Ventures分别投入100万美金给我目前估值600万美金

这样故事就展开了...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