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仓储革新阿里云牵头联盟引领效益爆发

3月7日,物流行业首个专注于大模型应用研究与实践的联盟“物流智能联盟”在杭州成立,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助力物流行业增效降本和业务创新。该联盟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阿里云、菜鸟、高德地图、中远海运、东航物流、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等多家企业及机构共同成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建设和价值创造’,我们将利用大数据、大模型来推进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过去14年快递业务量增长了71倍,从18.6亿件增加至1320.7亿件。随着业务扩张,快递公司正在采纳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如智能仓储管理和实时追踪包裹动态,以实现成本下降和服务提升。

阿里云资深副总裁刘伟光认为,大模型将是智慧物流的重要驱动力,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预测需求变化,为配送路径优化提供支持。

圆通速递总裁潘水苗指出:“我们正从数字化时代迈向全面AI化,我们研发了YTO-GPT,并希望与阿里云合作打造更适合我们的大模型。”同时,他强调了加盟门店日活超过80%的成就,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利用AI技术提高服务效率。

为了促进各行各业享受云计算红利,阿里云宣布全线下调产品售价,有些产品降价幅度达55%,涉及数百万新老客户。这种价格调整有助于企业快速使用公共云资源进行AI创新,而不需要承担高昂成本。

G7易流正在利用“大数据+大模型”解决新能源城配安全问题,他们相信未来电动车辆普及后,将依赖于AGI和终端设备构建新的运输网络基础设施。

高德地图则展示了基于时空信息的大型融合模型“云睿”,以及沉浸式三维重建技术“cloudscape”。这两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孪生领域,对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除了企业实践外,本次成立的中国物流智能联盟还特别强调产学研结合模式。这一点得到了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飞的认同,他认为目前的人机交互界面发生了一场革命,使得人工智能成为一种极为赋能的手段。他还提到浙江大学开发的一系列垂直领域的大型模型,将来可能结合终端场景以形成更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架构。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