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亲述创业逆袭两次倒闭边缘26家芯片巨头力挺华为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尽管AI技术日新月异,但最受关注的并非AI本身,而是它背后的驱动力——英伟达。这个芯片巨头不仅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全球股民的热议,它更是芯片行业中的标杆,对老对手而言,只能望眼欲穿。

对于算力竞赛而言,一颗A100芯片就像是黄金一样令人垂涎。在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让苹果长达12年的霸主地位被终结。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宣布,将其成分股从英特尔转为英伟达。

30年时间里,英伟达如何一步步建造成为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业帝国?答案可能隐藏在创始人的故事之中,那个曾经差点错过千亿身家的黄仁勋身上。

80年代,当IBM以外几乎无人独立设计芯片时,一群工程师包括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被太阳公司委托进行半定制化芯片设计。这项任务与LSI Logic合作,而LSI Logic雇佣了一名关键人物——黄仁勋,从此三人开始了他们传奇般的合作关系。

90年代,在CPU仍然是众多公司重点研究对象的时候,他们被要求开发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产品——图形处理器GPU。在这条充满未知和困难但又充满机遇的小路上,他们共同奠定了彼此间深厚信任关系。黄仁勋回忆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们是我所认识的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我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和图形架构发生变动时,这些项目失去了吸引力。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决定离开,而当他们向黄仁勋发出创业邀请时,却只得到“祝你们成功吧”的回答。虽然黄仁勋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工作,而且喜欢自己的职业,但他也意识到没有足够清晰的地盘去进行创业探索。

经过一番挣扎,最终两人还是约会聊天,并将目标锁定于个人电脑市场。那时候个人电脑刚刚开始兴起,他们预见到价格将下降、操作将简化,从而实现普及化。而用户会用这些电脑来做什么?答案是玩游戏。而游戏体验的大部分取决于视觉呈现效果,这正好依赖GPU对3D图形处理能力。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追求针对游戏玩家的3D图形芯片?

1993年,《毁灭战士》问世,该游戏爆红,为后来的策略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款叫《毁灭战士》的游戏发售后,不仅被评为年度最佳,还迅速让1500万人尝试体验,使得 黄仁勋更加坚信选择正确。但还有两个重要特性:用户依赖度高以及停留时间长。如果能够拿下这个市场,就可以获得绝对优势。当时个人电脑上的图形处理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几乎不存在,没有声音、麦克风、扬声器或视频功能,只是一台文本终端。但只要做出能运行这些功能且支持3D图形处理的大型集成电路,就基本可行。

"0亿美元市场"理论,是英国达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那个时代,即使找任何咨询机构问1993年的PC上的3D图形市场规模,都会得到“0”的回答。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许多大型晶圆厂,比如赛灵思和阿尔特拉,此时PC上的2D 图像已经非常拥挤,为何还需要英国达出来插手?

因此,黄仁勋等几位选择专注于3D 图像以实现差异化,并走上了那条看似艰难却少有人走的小径。如果相信未来某一天,全世界都会因为你的一次创新而改变,那有什么理由不迈出这一步呢?

首次产品99%以上都遭退货,英国达险些夭折

1995年2月17日,也就是他的生日,也是在他第一次踏入商海的时候。

开局并不顺利,他迅速组建团队,在购物中心租了一间小办公室,然后招募20多名员工。

经过两年的努力,有着先进想法但落后的产品NV1终于面世。这款产品既具备先见之明,又集成了诸多功能,如支持各种接口、高级加速功能等。

然而NV1失败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它支持很多功能,但缺乏能够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只需一款简单有效率便宜廉价且只有核心业务(即渲染)- 画面性能强劲否则没必要购买这样的复杂系统,因为价格贵且效率低下。

NV1 “破产”,让团队学到了许多东西:

“这是一个技术上极其杰出的作品,但是作为商品来说,它完全失败。” NV1无法与其他竞争者的硬件相比较,因其存在不足,因此无法销售出去。“人们不会带着瑞士军刀去买圣诞礼物。”

史蒂文斯说:“我学到的第一个教训是,我们进入了太早。我认为我们站在冲浪板上,看待那波大浪,如果这波浪永远不到岸边,我们就会在海洋中冻死。”

为了确保企业平稳运营,同时寻找事业发展方向,他们同时向前老板威尔弗雷德·科里根求助。他立刻想到仙童半导体总裁兼CEO唐·瓦伦丁。此刻正看着脸色青白的手指按键打电话给瓦伦丁,说:“嘿唐,你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孩子,我不知道他要干啥,但给他钱。”

瓦伦丁,是硅谷投资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投入过苹果、甲骨文、三星微电子及雅虎等公司。他投资理念极具独特性,对那些专注解决具体问题并占据整个大市场的人才特别感兴趣,现在看来,与这种理念高度契合的情况似乎不是偶然事件。

回到当初,随着科里的介绍,顶着满脸青春痘少年的心态前往红杉资本跟进提案。那时候29岁即将30岁,说话都不自如,对自己的提案感到十分糟糕幸运的是,“命令”已传达到华伦汀那里,所以华伦汀一定要给我投资”。

华伦汀听完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赔我的钱,我杀你。”

后续故事就是这样:

最后,每家机构各投入100万美元给予资金援助,这时候英国达估值达到600万美元。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