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两次都差点倒闭手机处理器排名图片背后的坚持与突破

在AI的浪潮中,英伟达成为了焦点,而不是AI本身。资本市场从华尔街到全球股民,都对英伟达保持着高度关注。芯片行业中,英伟达是无可争议的领军者,它的老对手早已被抛在了后面。对于AI而言,在算力竞赛中,一颗A100芯片就像黄金一样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排行榜的新一位冠军,这结束了苹果长达12年的统治纪录。标普道琼斯指数发布公告,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芯片业成分股从Intel换成了NVIDIA。

成立30年后,英伟达如何成为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婉拒创业机会,让黄仁勋差点错过千亿身家

80年代初期,当全球范围内除了IBM之外几乎没有独立进行芯片设计的大公司时,就有三个人物开始了他们传奇般的事业。那时,我——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我的同事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工程师黄仁勋,被任命去为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设计半定制化芯片。这项工作与LSI Logic合作,我们遇到了黄仁勋,他成为了我们合作的一部分。

90年代,我们不再专注于开发CPU,而是在大多数公司都还沉浸于这一领域时,我们被要求开发更具有挑战性的产品——图形处理器GPU。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结合彼此优势,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也加深了我们的友谊。我曾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是我认识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我享受和他一起工作。”

然而,由于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和图形架构不断变动,他们开发项目失去了吸引力,所以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决定离开并开始创业。当他们向我提出加入时,我回应了一句“祝你们成功吧”。

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而且能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对现在感到满意。而选择创业的话,那些人甚至连要干什么都还没想明白。但最终还是跟他们聊了一聊,并且把地点定在我职业生涯起点丹尼餐厅。他当过洗碗工和服务员。在那里聊天直到没有新的灵感蹦出来。

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在个人电脑市场上。

1993年2月17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我创业第一天。我迅速组建团队,他们租了一间小办公室,在购物中心开设,有大约20名员工。

经过两年的努力,1995年我们推出了第一款产品NV1。

这个产品充满先见之明,它集成了3D图形处理、视频处理、音频波形表处理、IO端口、游戏端口等功能。这款产品虽然功能齐全,但市场反馈却相当惨淡。大批量生产也让帝盟多媒体感到恐慌,他们退回25万颗芯片中的24.9万颗,这近乎破产地威胁到了我们的企业。

NV1失败主要原因是它支持很多功能但缺乏应用程序,以及市场只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3D图形芯片。而且它价格昂贵,没有人会作为圣诞礼物购买这样的瑞士军刀型号设备。

NV1失败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但却是一个糟糕的产品。”

史蒂文斯说:“进入3D图形领域可能太早了。一旦浪潮迟迟不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站在太平洋冲浪板上等待那股海浪,如果那股海浪永远不会到来,你将无法抵达岸边,最终只能在茫茫大海中冻死。”

为了稳定业务,同时寻找投资者支持。我前往拜访前老板威尔弗雷德·科里根。当时他是仙童半导体CEO兼总裁。他提及他的老朋友唐·瓦伦丁红杉资本创始人,对我表示:“嘿唐,我要给你送个孩子过来,他是我最好的员工之一。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给他钱。”

瓦伦丁是一位硅谷投资界传奇人物,他投资策略极具特性:专注于解决具体难题并占据一个大的市场。他现在看起来与这个理念高度契合。

回到当时,由于科里的推荐,我前往红杉会议室面对瓦伦丁。但即便青春痘覆盖脸庞,又或许因为年龄29岁即将30岁,说话也不利索,我对自己的提案表现感觉非常糟糕,却幸运的是瓦伦丁已经收到“指示”,一定要给我投资.”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这样,在瓦伦丁以及另一家机构Sutter Hill Ventures各投入100万美元后,英伟达估值达到6000万美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