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的浪潮中,英伟达成就了数十亿美元的市值,是资本市场和芯片行业的标杆。对于AI而言,它是算力竞赛中的巨人,以其A100芯片在全球范围内寻求霸主地位。2024年11月,英伟达突破3.6万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结束了苹果长达12年的统治。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新了它的组成股,将英特尔替换为英伟达。
成立30年后,如何让一家初创企业发展成为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大型科技集团?黄仁勋差点错过这一切。他曾拒绝创业机会,与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一起设计半定制化芯片,但最终选择留下继续工作。这次机会被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抓住,他们离开太阳公司开始自己的冒险,并邀请黄仁勋加入,但他选择留下来。
然而,当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决定再次尝试时,他们没有忘记黄仁勋。在他们眼中,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更是可靠的一员。在丹尼餐厅,那三个人花费四个小时讨论计划,最终确定目标——个人电脑市场。当时,他们预见到个人电脑将会变得更加普及,而游戏玩家的需求将驱动图形处理器(GPU)的发展。
1993年2月17日,即黄仁勋生日,也是他决定开始新旅程之日。那天,他雇佣了一群员工并租了一间办公室,这标志着英伟达正式成立。两年的努力之后,在1995年,他们推出了NV1产品,这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瑞士军刀虽然充满先见之明,却因缺乏运行应用程序而失败,只有25万颗芯片中的24.9万颗被退回。
这次失败教会了团队很多东西:市场需要的是简单易用的3D图形芯片,而不是功能丰富但价格昂贵的产品。此后的经历证明,如果早一步进入市场可能比晚一步更糟糕,因为如果浪涛迟迟不来,你可能无法抵达岸边,最终在无尽的大海中消失。而现在,我们知道那股大浪终于来了,并且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