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夏天,我和你一起去我的老家帮我爸修墙。阳光炙热,汗水不停地从我们两人的脸上滴落,你一直在给我打气,说这墙一定要砌得牢固,让我爸妈安心过日子。我却始终有些担忧,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手艺还远远达不到标准。
你看到了那些小石块,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等待着我们的挑选。你问我:“怎么挑?是不是就看感觉了?”我点点头,“感觉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靠感觉。”你歪头想了想,然后说:“那是不是每次都能砌出好墙啊?”
听了你的问题,我心里涌起一股自信。因为虽然每一次的砌法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总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尽量做到最好。这就是——观察、学习和实践。
你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如何操作,哪些地方需要特别留意,比如泥土的厚薄、石块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它们之间应该如何搭配排列。而且,你也学会了一种耐心,这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你用的是“慢工出细活”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掌握了更多技巧,不仅仅是在身体上的劳动,还包括在脑海中的思考。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已经完成的一面墙前,看着自己辛勤创造出来的成果,那份满足感是我难以言喻的。
后来,当人们看到这面墙,他们都会 compliment 你:“你的手艺真不错!”而当他们了解这是由两个普通人,一起努力下功夫所创造时,他们会更加惊讶。你微笑着告诉他们:“其实关键在于‘砌’。”
“砌”这个词,在这里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事情。不仅仅是将材料堆积起来,更是一种精细化作,用智慧去控制力度,用耐心去调整角度,用爱去装饰每一个缝隙。它代表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小确幸,是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对于他人帮助和支持的心意传递。
最后,当我们告别我的老家的时候,那面墙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只是一个物理结构,更是一个情感纽带,将我们的故事编织进历史之中。那时候,我意识到,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材料”,只要有勇气去“砌”,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