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 CES 上,我们看到了不少美容公司都带着定制美容产品登场。结合技术来为使用者打造定制化产品,已经成为行业其中一个最热门的趋势,但真正能量产的仍属少数。
资生堂的 Optune 就是其中一款真正走进市场的。
资生堂最早于 2017 年 11 月宣布 Optune 专案,今年 7 月,该订阅专案正式在日本市场推出。
简单来说,使用者只需每月花费一万日元(约人民币 640 元),即可获得定制护肤品的服务。
在网上完成注册后,使用者将收到一套包含了五种基本精华液 Optune 装置。
随后,使用者每天可通过配套 iPhone app 拍摄和分析当天面板情况。另外,系统还将结合当地天气湿度以及使用者个人睡眠情况(测肤 app 也提供睡眠监测功能选项)、生理周期等资讯,采用演算法综合评估出最合适的方案,在装置中完成调配,每天提供两次使用。
除此以外,装置还会自动检测其中五种基本精华液的储备,并在用完之前上门送货进行补充。
在正式推出前,Optune 于 2018 年 3 月开始进行限量测试,并逐渐将原本只有 1000 种的搭配扩充套件为八万种。
据官方介绍,这个产品主要面向“寻求工作和家庭平衡,没法花太多时间在日常面板护理上”的女性。事实上,如果这个针对个人订造的护肤系统真有效果,这个低于 700 元的月套餐相信有不少人都愿意尝试。
英敏特在最近一份针对亚太消费者的,由于亚洲人面板角质层普遍比薄,容易受到敏感问题困扰。有 44% 购买面部护肤品的女性消费者都曾因为面板敏感而需要更换或升级护肤品。可根据个人肤质和身体情况定制的护肤品在理论上应该可更好地避免这类问题。
预测 Optune 一年将带来 679 亿日元(约人民币 43 亿元)的营收,认为资生堂拥有“不重营销,和消费者关系更好”的优势。
资生堂表示,公司将参考 Optune 在日本的表现,再决定是否将该服务拓展到海外市场。
如何解决网购时代的“选择困难症”?
第一代网购体验在于复制实体门店的体验,但对美妆用品来说,消费者还得面对另一种不确定性。帮助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是一大问题。
Dave Gross 说道,他是加州创业公司 MateCo 的联合创始人,其公司主要销售根据消费者肤色定制的粉底,于 2017 年被资生堂收购了。
自百货公司时代起,护肤和美妆产品都是偏“现场体验”的购物型别。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前,一般都能在手背甚至脸上直观感受到这个产品是否合不合适自己。
因此,当现在年轻人将美妆选购也放到网上时,美妆品牌自然要想办法帮助消费者(在他们的品牌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从某个层面来看,美妆博主的走红其实也是出于消费者对网购决策资讯的需求。
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进行定制,无疑就能解决不想花时间调研,又需要找到合适自身产品的消费者需求。
于是,我们看到资生堂推出了 Optune,露得清则利用 iPhone 结构光来为使用者,Cover Girl 也早已推出 app,用人脸识别和演算法为消费者调制出合适其肤色的粉底。
▲ 资生堂还收购了一家做人造面板的公司,也许未来会成为“定制粉底”技术一部分,图自彭博社
除此以外,AR 试妆也成为了近年来不少人开始选择使用的工具。
欧莱雅、LVMH、资生堂等公司除了收购了具备相关 AR 技术的创业公司,为自身技术打基础外,还从两年前开始就已经和美妆相机这类 app 合作,让使用者以 AR 技术寻找合适自己的美妆产品(具体效果可见 AppSo 这篇体验文章)。
到了今年,曾帮助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带来的天猫,更是通过推出 ,欲将基于 AR 技术的“在家体验”服务基础普及化,成为网购体验的新标配。
看来,以后想保护钱包真是越来越难了。
题图来自资生堂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讯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