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芯片倪光南院士指挥作战开源RISC-V大军将领引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凯旋之旅

倪光南院士:开源RISC-V引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新篇章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带领下,开源RISC-V正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是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标志着全球芯片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倪光南院士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2024)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个时候,开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日益深化,从软件领域拓展到硬件领域,如RISC-V这样的架构。”

他强调,开源RISC-V为全球芯片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并且中国已经成为这一重要力量,同时也促进了全球开放共享的精神和实践。

系统级芯片SoC向Chiplet转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思维开始被颠覆。例如,在集成电路行业中,以往我们把它分为四个环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但现在,我们需要采取系统思维来推动这一行业,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可或缺。

目前,开源RISC-V正在推动这一转型。在这过程中,有创新处理器架构DSA(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s),DSA面向特定领域,为更好地适应需求而定制。DSA需要融合硬件和软件技术,以及有效的并行算法、存储带宽利用等,这些都是通过结合硬件与软件实现的。

此外,开源RISC-V还推动了系统级芯片SoC向Chiplet趋势。这意味着将不同功能元器件整合到单一芯片上,但开发时间长、良率低,而且各功能模块必须使用相同制程,而Chiplet则允许来自不同工艺节点、具有单一特定功能裸芯片进行组装,这样可以实现异质集成,大大提升产品功能性和灵活性。

基础软件:关键支撑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基础软件。它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占据核心位置,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下游应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倪光南院士指出,一般CPU架构设计都依赖于基础软件支持,而扩展指令函数集与之关系密切,因此基础软件既要支持设计自定义扩展指令,又要在下游应用中提供支撑。此外,由于基于RISC-V提供更多自由度,对基础软件要求更加严格,它们成了推动该平台前进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结来说,作为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之一——chip technology 的研发与创新,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必由之举。而通过推进open source RISCV,使得我们的整个工业链更加健全强化,有助于实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策略,为国家贡献智慧力量。

猜你喜欢